- 打卡等级:本地老炮
- 打卡总奖励:3295
- 最近打卡:2025-09-13 08:17:39
|
我和sific共成长
本帖最后由 大魔导师 于 2024-6-20 10:56 编辑
我和sific共成长
2024年4月30日星期二在SIFIC论坛我的用户组别是高级会员,积分1104分,经历了论坛改版,但是个人资料还是存在的,回顾里面显示注册时间2021-10-11 08:54,这是我从是院感工作最迷茫的时候,当时刚刚来到感控科,正值新冠最危险的时候,连带之医院的三甲复审关头,所有事情都是要求准确、达标,直接关系着各种各样的处罚。甚至连科室的名字都需要重新确定,各种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哪里有压力,就会产生动力。上下求索,多处碰壁,彷徨迷惘,行政工作与刚刚离开的急诊临床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此时,临床思维被我发觉是压力来源,因为临床上多数的经验性治疗结合指南的参考是很好的工具;而感控不仅仅是新型学科,还是各种漏洞的归纳地,与急诊在临床科室的地位尤为相似、臭味相同。 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内外夹攻大力腕;垃圾盖、启瓶期、针刺伤、多耐菌;三管统计、风险评估、数据上报、质控中心;平生难得一见的医院重建建筑规划也来插上一脚……
人生的经历越多,就会产生更多的感悟。 茫茫度娘搜索中,我终于找到了你——SIFIC。胡必杰大咖的课件给了我很多理论体系建立的高瞻建瓴,高晓松大咖怪异的头发期初颇为引人注意,紧接着的观察发现他更多的意见、建议简洁明了,直达深意,颇合吾意。感染探案 ——寻找感染真相,把NGS这把利剑信息送到了我的精神战场。潘珏、金文婷老师署名的中山医院-感染探案系列集在论坛反复登场,终于让我感到了临床和感控最直接的联系,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身份明确了,终于不是黑户,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曙光。
从参与论坛 2021-11-8回答“新手小白求助各位老师怎么做这个工作”这个问题,发表我的见解开始,当时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总是有个人的过程,刚入手发现所有的都是控感的范畴之后发现什么工作都是设定好的,根本不能改变。再者,检查团来了,批评者这这这这,都是问题,发现原来什么都没有做,哎,算了。敲钟吧,事情就这样拖延了。抓住一点来执行,比如 SOP,实践中解决所有问题!”到 2023-2-24 我在sific论坛开篇“[讨论] 多重耐药菌管理的困惑,获得禅静思语版主的鼓励,理由是鼓励善于思考。终于有了在感控行业自己的认知,各个部门有自己的管理思路和手段,并不是从一而终、一成不变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柳暗花明又一村。多重耐药菌监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以及医院感染预警信息处理、医院感染病例判定逐步成为我的工作重点,四川华西医院的宗志勇大咖在SIFIC中被我寻找出来,他的《医院感染判定规则》、感控工作的四大基石等课件,是我有了明确的诊疗思路,它区别于临床诊疗却又是多年临床经验才能结合逻辑思维推断出感染路径,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成为了现实。 通过论坛的搜索功能,把历年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演练记录浏览、下载、汇总、提炼。结合我的认知,终于不再做楼主留言下面的回答者,成为了一片新文章——《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演练,真的很好》的作者,各种观点的碰撞,交流的奇思妙想,推动着我不停的发言、回复,延续演习的思考,并把制定的演习计划付之实施;更重要的是把反馈一并上传SIFIC,有了更多的参与者、感控专员、感控学者一起交流,帮助我成长。不仅仅是看拓眼界,更重要的是带给你参与感控工作信心,从怕人提问,感觉提问就是对你的指责,通过论坛的多种辩解,回答提问已经成为应景的展现风采。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听曲中曲。曲终人散梦已醒,何必再寻梦中人?感染之路何其多,预警-病例-实验室-反馈-改进,必再会;感谢SIFIC平台以及各位大咖的亲临回帖--句句真机。愿医院感染防控之路越走越流程化,愿SIFIC平台发展之路越来越市场化,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新型的生产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